庸人敗于惰,能人敗于傲! | |
![]() |
發(fā)起人:szacct 回復數(shù):0 瀏覽數(shù):10886 最后更新:2017/9/7 17:23:30 by szacct |
發(fā)表新帖 | 帖子排序: |
szacct 發(fā)表于 2017/9/7 17:23:38
|
庸人敗于惰,能人敗于傲! 庸人敗于惰,能人敗于傲!
世上兩種人必定慘敗,一種是懶惰之人,另一種是驕傲之人。 前者什么事都想在“明日”再做,結果總是一事無成;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,自認為自己最聰明,常常招來他人的不滿和怨恨,于是往往受人詆毀、咒罵,最后被惡意的誹謗所吞沒。? 福中有禍,禍中有福。 莫被一時之得失沖昏頭腦,一味陶醉于暫時的勝利。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,切莫居功自傲,洋洋得意。陶醉勝利,意味著駐足停頓,陶醉勝利,意味著失去警惕。 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,勝利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路標。要想取得最后的勝利,只有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。莫為一時之得所迷惑,誰笑得最晚,誰笑得最開心。 ? 好心境是自己創(chuàng)造的,不是強求別人的。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,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。壞的生活不在于別人的罪惡,而在于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,不要把自己的心境放在別人那里決定,要有自己掌控的能力。 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里,放棄我們的怨恨和嘆息,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。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,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,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。不要指望改變別人,自己做生活的主人。? 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,才是不枉此生。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,哪有心思去浪費呢?有智慧的哲人曾經(jīng)說過:“大街上有人罵我,我是連頭也不回的,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!” 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,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,還是按照自己的愿望,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。特別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,不要分心。? 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,欣賞自己才能擁抱明天。 盲目自大自尊,是驕傲無知的人生,一味自暴自棄,是消極悲觀的人生。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困難,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。擁有健康的恰當?shù)淖宰鹦睦?,面對挫折會表現(xiàn)得格外堅強。 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,不為一時的挫折而否定自己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,樂觀中肯地贊賞自己。若連自己都不愛,還能愛別人嗎?喜歡自己吧! ? 感覺幸福就是幸福,無須掩飾與表演。 許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;有的雖然得到了,其代價卻巨大無比。許多哲人都說,幸福是種感覺,就如同“佛”就在你我心中。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,與人的心境、心態(tài)密切相關。 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,是自己的最大悲哀。幸福是種感覺,不知足,永不會幸福,知足者常樂!? 凡事要留有余地,自己才能全身而退。 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,遭遇到完全不同的“三種人”。第一種是能夠理解、欣賞和器重自己的人;第二種是曲解、中傷甚至排斥自己的人;第三種人是與自己毫無關系、無關痛癢的人。 第一種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,應當尊為師友,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。第二種人對自己造成深深的傷害,需要智慧地遠離,而不是煩惱和計較。對于第三種人要以禮相待、和平共處。了解不同的人,區(qū)別對待,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 ? 一味忍讓不可取,學會反抗。 一味忍讓,意味著喪失原則;一味忍讓,意味著沒有人格;一味忍讓,意味著軟弱可欺;一味忍讓,意味著面臨步步進逼的危險;一味忍讓,意味著將走入絕路。 有時候挺身而起、奮力反抗效果更好,得寸進尺是愚人常采用的計策,一再忍讓反而助長其囂張氣焰。該出手時就出手,給點厲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! 對得寸進尺者該迎頭痛擊,忍讓不一定是好事。 |
©2009-2025 粵ICP備16070950號-5 |